首页

女王小刚全集

时间:2025-05-26 09:11:33 作者:庆祝非洲联盟成立62周年 2025“非洲日”招待会在北京举行 浏览量:24113

  ◎本报记者 孙明源 通讯员 姜 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专业指南》),提出新增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分别为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为什么要引导开设这些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医学人才缺口问题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医药健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更多的医学人才,使相关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显。这是国家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最直接的动因。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王冬表示,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医药产业的持续升级,使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上升。仅依靠高校毕业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除了对口专业的本科高校毕业生外,主要为来自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或由企业自行培养的人才。”王冬表示,尽管培养渠道多元,行业企业“各显神通”,但相关领域仍然缺乏高端人才。

  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孙敏捷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大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转型等因素催生了新的、细化的职业需求。

  “尤其是在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比如人工智能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障、老年健康服务等领域,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缺口巨大。这直接推动了新专业的产生。”孙敏捷说。

  交叉融合是共同特征

  王冬表示,虽然新专业是面向医学人才数量缺口现状开设的,但培养目标并不仅是增加人才数量,而是使人才结构与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5个新专业可满足诸多领域的人才需求。仅以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从事生物信息学家、数据分析师和生物统计学人员等多种职业。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新专业也应更重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不是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式培养医师或者药师。

  “新专业将助力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共同发展,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提供多层次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与进步。未来,大家将看到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老年医疗服务优化、健康管理与预防水平提升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王冬说。

  “过去的思路是‘以治病为中心’,现在的思路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是医药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孙敏捷表示。

  “此次增设的5个新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强调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除了强调学科交叉外,这些新专业还具有聚焦技术创新、顺应社会需求的特点。”孙敏捷说。从学科门类上看,此次新增的新医科(含药学)专业是将“医学”“工学”“理学”“文学”等多个传统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相比传统医学更加强调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

  “新专业拓宽了传统医学专业的边界,也将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催生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类健康。”孙敏捷说。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此次增设的5个新专业并非新鲜事物。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其中的部分专业,或是与这5个专业相近的其他专业。例如,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开设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

  孙敏捷介绍,该校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于2022年获批,2023年已招生64人,毕业生可在生物、制药、医疗与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建模、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智能医学、药学、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进一步深造。

  “中国药科大学正在稳步推进新医科专业的申报筹备工作,预计2024年新增药物经济与管理、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等专业,2025年新增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实现新医科专业全覆盖。”孙敏捷表示。

  谈及如何做好新专业的建设,孙敏捷说,高校应瞄准健康中国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建立一套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响应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适时调整专业。

  《专业指南》也提及,新专业的设置原则包括建立引导性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开设新专业,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步到位”,而是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除了建设面向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的新专业,中国药科大学也在推进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传统医药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升级、课程体系改革,促进专业设置与人才、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孙敏捷说。(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文旅观察:“出版+文旅”跨界创新,为了啥?

推荐算法的精准有效分发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这种新的媒介形式,书籍可以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使每一本书都有可能产生共鸣成为下一个热门话题,每一个读者都能发表读书感成为下一个书评家。因此,在抖音平台上,因读者对《我与地坛》的一段书评,衍生出了“子弹文学”,网友用1.5亿次播放品读史铁生的文笔;当《百年孤独》被做成20多集动画连续剧,网友直呼“名著恐惧症被治好了”;有12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超300家出版社晒书讲书,每天产生2700万次读书类内容播放……这些奇迹的背后,实际上是算法帮助大量对书感兴趣的人与好书相关的内容连接到了一起,形成规模化的“种草”行为。可以说,算法推荐降低了阅读门槛,助力小众佳作被看到,让很多短视频用户直接转化为阅读新人群。另一方面,直播与短视频还促进优质内容向出版业“回流”带动图书销售,让更多人重新爱上阅读。

国防部:美国已成为太空军事化、战场化的最大推手

其实在首播前,林泳妤和小伙伴们已经无数次看过这部视频,可在首播当天,视频一帧一帧映入眼帘,眼泪还是在不知不觉中,顺着脸颊流淌。

多地儿科门急诊高峰持续,已出现流感与支原体交叉感染

陈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接下来,菲律宾将利用东盟尤其是在南海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声索国,把领土争议这一双边问题扭曲、放大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集体矛盾,显然这种做法是缺乏逻辑的。菲律宾方面正在试图分化东盟,通过操纵、拉拢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声索国,进而将东盟推向中国的对立面。陈弘认为,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方的做法有理有利有节,不过还有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我们可以将中国拥有南海岛礁主权的法理依据和相关事实以更大的声量展示给国际社会,通过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媒体发出我们的正义声音,以回击污蔑。另一方面,菲律宾是理亏一方,而菲政府蛊惑民众的做法也不会长久,因此可以传播菲律宾国内的理性声音,让和平的力量受到更多关注。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方愿同瓦努阿图携手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 厅长 罗建华:连续三年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聚焦营商环境改善的大会,就是为了宣示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态度,提振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和活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店铺或有影响 爱心不能打烊

崔洪建:大国互动是近期中国外交一大看点,尤其是中俄、中美的互动,很大程度上不仅关系到双边关系,也关系到国际形势的总体稳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